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达妥昔单抗(Dinutuximab)安全性如何

发布时间:2025-04-20 15:35:13 阅读:1102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达妥昔单抗β

达妥昔单抗β 生产厂家: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 功能主治:适用于治疗≥12月龄的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这些患者既往接受过诱导化疗且至少获得部分缓解,并且随后进行过清髓性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治疗 用法用量:  达妥昔单抗β采用静脉输注。输注溶液应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管给药。其它静脉合并用药应单独输注给药。给药前,应观察容器中有无微粒。建议在输注期间使用 0.22 µm过滤器。必须在无菌条件下制备输注液。输注液不得暴露于直射阳光或  高温下。  一天二十四小时连续输液时,药品稀释液使用输液泵以每小时 2 mL(每日 48 mL)的速率给药。可使用适于每小时 2 mL 输注速率的任何医疗器械,例如,注射器输注泵/输液器、电子携带式输注泵。对于每日 8 小时输液,药品稀释液以约每  小时 13 mL 的速率给药。  给药前药品稀释的说明如下:  1、基于体表面积计算患者的达妥昔单抗β特定日剂量。应使用含 1%人血白蛋白的 9 mg/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例如,每 100 mL 氯化钠注射液中含 5 mL 20%人血白蛋白),将达妥昔单抗β无菌稀释至患者特定浓度/剂量。  2、对于 10 天连续输注,日剂量为 10 mg/m2。可每日制备输注液,也可一次制备足以连续输注长达 5 天的输注液。每日输注的溶液量(在 10 天连续输注疗程内)应为 48 mL;5 日为 240 mL。建议使用 50 mL 注射器制备 50 mL 溶液,或使用适于所用输注泵的输液袋制备 250 mL 溶液,即 2 mL(注射器)或 10 mL(输液袋)过量填充以允许输注系统中存在固有体积。也可按照体表面积及整支药物的需求来确定输注液体积,同时考虑输注系统中固有体积。例如对于一位体表面积为 0.8 m2的患儿,在 10 天内需要输注的药物总剂量为 80 mg,因此可将整支药物(20 mg)制备为 120 mL 的输注液,按 8 mg/天的方式输注,可输注2.5 天。  3、对于 5 天输注,每日持续输注 8 小时,日剂量为 20 mg/m2,且应使用含 1%人血白蛋白的 9 mg/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将达妥昔单抗β无菌稀释至患者特定浓度/剂量。  4、所制备的输注液不应分装至其他注射器或输液袋。  5、稀释用人血白蛋白和氯化钠应为国家批准的上市药用级产品。
查看详情

达妥昔单抗(Dinutuximab)安全性如何,Dinutuximab(Dinutuximab)是抗肿瘤药,针对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特别是12月龄及以上的患儿。它能与神经母细胞瘤的GD2抗原结合,激活免疫系统杀灭肿瘤细胞,并诱导长期免疫应答,从而控制肿瘤。疗效显著。

达妥昔单抗(Dinutuximab)是一种针对高危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的单克隆抗体,主要用于治疗儿童患者。近年来,随着对该药物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达妥昔单抗在缓解高危神经母细胞瘤方面显示了显著的疗效。随着其应用的增加,安全性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将探讨达妥昔单抗的安全性及相关不良反应。

1. 达妥昔单抗的作用机制

达妥昔单抗主要通过针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表面特征的抗原GD2(Ganglioside D2)发挥作用。该药物通过结合GD2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反应,使得肿瘤细胞被识别和清除。这种机制在增强治疗效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可能引发一些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

2. 常见的不良反应

临床研究显示,使用达妥昔单抗患者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发热、低血压、皮疹和过敏反应等。其中,发热是最常见的反应,可发生于治疗开始后的几小时内,通常通过对症治疗得以缓解。此外,一些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疼痛和疲劳。

3. 严重不良反应监测

虽然大多数不良反应为可控的轻至中度反应,但在某些情况下,达妥昔单抗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呼吸道感染、心脏不适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干预。

4. 安全性评估与管理

针对达妥昔单抗的安全性,目前的研究提示在治疗过程中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是减少不良反应的关键。这包括预先使用抗过敏药物、发热时给予解热镇痛剂以及在必要时调整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和患者的积极配合,对于提高治疗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通过以上研究和总结,达妥昔单抗在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的治疗中展现了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尽管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但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监测措施,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为患儿的康复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