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伐普坦
生产厂家:美国TheracosBio
功能主治:本品用于治疗临床上明显的高容量性和正常容量性低钠血症(血钠浓度
用法用量: 本品用于治疗临床上明显的高容量性和正常容量性低钠血症(血钠浓度<125mEq/L,或低钠血症不明显但有症状并且限液治疗效果不佳),包括伴有心力衰竭、肝硬化以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的患者。 重要限制事项:需要紧急升高血钠以预防或治疗严重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不应使用本品进行治疗。尚未确定使用本品使血清钠浓度升高后对症状改善的益处。 用法用量 1、成人常用剂量: 为评价本品的治疗效果,且由于过快纠正低钠血症可引起渗透性脱髓鞘作用,导致构音障碍、缄默症、吞咽困难、嗜睡、情感改变、强直性四肢软瘫、癫痫发作、昏迷和死亡,因此患者的初次服药和再次服药治疗应在住院下进行。 本品通常的起始剂量是15mg、每日1次,餐前餐后服药均可。服药至少24小时以后,可将服用剂量增加到30mg,每日1次。根据血清钠浓度,最大可增加至60mg,每日1次。在初次服药和增加剂量期间,要经常检测血清电解质和血容量的变化情况,应避免在治疗最初的24小时内限制液体摄入。直到服用本品的患者,口渴时应即使饮水。 2、药物治疗的中止: 患者停止服用本品后,应指导患者重新限制液体摄入,并检测血清钠浓度及血容量的变化。 如果血清钠水平布恩呢个得到适当的改善,应考虑用其他治疗方法替换托伐普坦治疗或者在托伐普坦知了的基础上再增加其他治疗。对于血清钠水平有适当改善的患者,应该定期监测其基础疾病和血清钠水平,以评价是否需要进一步给予托伐普坦治疗。在低钠血症的情况下,治疗持续时间取决于基础疾病及其治疗情况。预计托伐普坦治疗可持续至基础疾病得到妥当治疗或者低钠血症不再是一个临床问题为止。 3、特殊人群: 本品不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心功能情况、轻度或中度肝功能损伤情况调整用量。 肾功能低下:轻度至中毒肾功能低下患者(肌酐清除率10~79ml/min)不需要调整用量,因为托伐普坦血药浓度不会升高。尚未对肌酐清除率<10ml/min或正在接受透析患者服用托伐普坦的情况进行评估。预期对无尿的患者没有获益。 4、与CYP3A抑制剂、CYP3A诱导剂及P糖蛋白抑制剂的合用应用: CYP3A抑制剂:因托伐普坦通过CYP3A代谢,与强效CYP3A抑制剂合并应用时,可致托伐普坦血药浓度明显增高(增高5倍)。与中效CYP3A抑制剂何用对托伐普坦暴露量的影响尚未评估。避免将本品和中效CYP3A酶抑制剂的合并应用。 CYP3A诱导剂:本品与强效CYP3A诱导剂(如利福平)合并应用可使托伐普坦血浆药物浓度降低85%,因此,在推荐剂量下可能无法得到本品的预期临床疗效。应根据患者的反应性调整剂量。 P糖蛋白抑制剂:托伐普坦是P糖蛋白的作用底物,本品与P糖蛋白抑制剂(环孢菌素A等)合并应用时,需要减少本品的用量。
查看详情
托伐普坦治疗急性水肿的效果,托伐普坦(Tolvaptan)用于治疗高容量性和正常容量性低钠血症,尤其伴有心力衰竭、肝硬化等患者。其疗效为升高血钠、改善症状,对其他利尿剂无效的心力衰竭也有疗效。但禁用于无尿症、妊娠女性等。不良反应包括口渴、口干等,停药后可恢复。使用需遵循医生指导。
急性水肿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常伴随低钠血症,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适和风险。托伐普坦(Tolvaptan)作为一种抗利尿药物,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它通过拮抗抗利尿激素,促进尿液排出,进而改善水肿状态。本文将探讨托伐普坦在急性水肿特别是伴随低钠血症的治疗效果。
1. 托伐普坦的作用机制
托伐普坦是一种选择性抗利尿激素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于肾脏的抗利尿激素V2受体。通过阻断该受体,托伐普坦能够显著提高肾小管对水的排泄,减少体内水分的潴留,从而有效改善水肿现象。对于低钠血症患者,托伐普坦不仅推动水的排出,还能够帮助恢复血清钠的浓度。
2. 临床应用效果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托伐普坦在急性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尿量,并有效降低了体重,改善了水肿症状。在一项包含急性水肿和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试验中,使用托伐普坦的患者在短期内表现出了显著的临床改善,且部分患者的低钠血症得到了有效纠正。
3. 不良反应及风险
尽管托伐普坦的效果显著,但使用时仍需关注其潜在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多尿和口渴。此外,使用托伐普坦的患者在治疗初期可能会经历快速的血钠水平变化,因此需要在医院进行严密监测,以避免电解质失衡引发的并发症。
4. 适应症与禁忌症
托伐普坦适用于伴有低钠血症的急性水肿患者,但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例如,妊娠期女性或严重脱水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医生在开具托伐普坦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托伐普坦在急性水肿,尤其是低钠血症的治疗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评估其长效性和安全性,以便于更好地为临床实践提供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应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制定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