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米帕明 Clomipramine Anafranil
生产厂家:美国Mallinckrodt
功能主治:适应症为各种病因和症状表现的抑郁状态
用法用量: 在开始使用安拿芬尼进行治疗之前,应首先治疗可能存在的低钾血症(参见注意事项) 应根据不同的个体及患者的情况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方式。原则上应尽可能用最小剂量达到最佳疗效,且慎重地增加剂量,特别是在治疗老年及青春期患者时,因其对安拿芬尼的反应比中间年龄的患者更强。 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QT间期延长和5-羟色胺中毒,建议依照推荐的剂量使用安拿芬尼,当同时服用可能导致QT间期延长的药物或其它5-羟色胺激活药物时,应慎重增加安拿芬尼的剂量。 在使用本品治疗期间,应严密地监视患者的疗效及药物耐受性。 抑郁症、强迫症和恐怖症:治疗初期:每次一片,每日2-3次。以后的剂量视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逐渐增加,如在治疗第一周每隔二、三天增加25毫克,直到每日4-6片。 在病情严重时,每日最大剂量可增加到250毫克。一旦病情显著改善,则将剂量调整到维持量,即平均每日25毫克片剂2-4片。 惊恐发作,广场恐怖:初期,每日服用10毫克,根据对药物的耐受程度来增加剂量以达理想疗效。每日所需量因病人而异,差距很大,从25毫克至100毫克不等,如病情需要,可增至150毫克。一般认为,治疗应至少持续6个月,在此期间可逐渐减少维持量。 伴有发作性睡病的猝倒症:每日口服本品25-75毫克。 慢性疼痛状态:剂量应个体化(每日10-150毫克),因考虑患者可能合并用止痛药(或可能减少止痛药的用量)。 老年患者:开始采用每日10毫克治疗,以后逐步增加剂量到每日30-50毫克的合适剂量,通常约需10日左右,以后维持此量直到治疗结束。 少年儿童患者: 强迫症:开始用10毫克片剂每日1片治疗,在10日内,5-7岁的儿童用量增至每日20毫克,8-14岁儿童增至每日20-50毫克,14岁以上的儿童增至50毫克或更多。 夜间遗尿(限5岁及5岁以上,且除外器质性原因;用药前需认真比较可能出现的风险与收益;应考虑到可能需要的替换治疗):初期日剂量:5-8岁--10毫克片剂,2-3片;9-12岁--25毫克片剂,1-2片;12岁以上--25毫克片剂,1-3片。在用药一周内无充分疗效时,应给以更高剂量。一般应在晚饭后一次性给药,但对入睡不久便遗尿的儿童要预先( 下午4时) 给予部分剂量。获得预期疗效后,应逐渐减少维持量,并继续治疗1-3个月。 尚无对5岁以下儿童的用药经验。 对于患有抑郁状态(可有不同原因及表现)、恐怖症、惊恐发作、发作性睡病伴发猝倒、慢性疼痛状态的少年儿童患者,没有足够的关于安拿芬尼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因此,对于患有这些疾病的0-17岁的患者,不推荐使用
查看详情
氯米帕明的治疗效果如何,氯米帕明(Clomipramine)是一种三环抗抑郁药,也被用于治疗强迫症,其疗效如下:1、它通过增加大脑中神经递质的浓度,特别是血清素,来缓解抑郁症状;2、在调节神经递质方面的特性使其对强迫症状有一定的疗效;3、在开始治疗后,患者通常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感受到明显的改善;该药品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色,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氯米帕明(Clomipramine)是一种典型的三环类抗抑郁药,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对该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氯米帕明在抑郁症、焦虑障碍以及强迫症等多种精神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探讨氯米帕明的治疗效果及其在抑郁症中的具体应用。
1. 氯米帕明的作用机制
氯米帕明主要通过抑制神经递质的再摄取,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从而提高脑内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增强神经递质的活性有助于改善情绪,缓解抑郁症状。同时,氯米帕明也会影响多巴胺的活性,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情绪稳定性。
2. 临床疗效
多项临床研究证明,氯米帕明对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大多数患者在使用氯米帕明治疗后,能够感受到情绪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在一项关于重度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中,超过60%的参与者在接受氯米帕明治疗后症状显著减轻,这表明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有效性。
3. 副作用与耐受性
尽管氯米帕明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效果突出,但也有一部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经历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包括口干、便秘、嗜睡、体重增加等。大多数副作用在治疗初期较为明显,随着时间推移往往会逐渐减轻。而且,在合适的剂量下,患者通常能够很好地耐受此药物。
4. 适用人群
氯米帕明特别适用于那些对传统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反应不佳的抑郁症患者。此外,因其在焦虑和强迫症中的积极效果,氯米帕明也常常被用于这些病症的联合治疗。
总的来说,氯米帕明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难治性抑郁患者。尽管可能存在副作用,但其在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临床诊疗中,合理使用氯米帕明,始终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最大程度发挥其疗效,减少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