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乐可复
生产厂家:美国Astellas Pharma US, Inc.
功能主治:预防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治疗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应用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无法控制的移植物排斥反应
用法用量: 下列口服及静脉注射给药之建议剂量只是概略指标,本药的实际剂量应依据个别病人的需要而加以调整,建议剂量只有起始剂量,因此治疗过程中应藉由临床判断并辅以他克莫司血中浓度的监测以调整剂量。 1、口服给药:每日剂量分两次投予。最好是在空腹或至少进食前1小时或进食后2-3小时服用胶囊,以达到最大吸收量。口服胶囊时,通常须连续服用以抑制移植排斥作用,并没有治疗期间的限制。 2、静脉注射给药:输注用浓缩液必须在聚乙烯或玻璃瓶中用5%葡萄糖注射或者生理食盐水稀释。所形成的最终输注用溶液的浓度必须在0.004-0.1mg/mL范围间。24小时内输注20-250 mL。此溶液不可以一次全量快速注释给药。 当患者的状况允许时,应尽快将静脉注射疗法改为口服疗法。静脉注射疗法不应该连续超过7天。 2、首次免疫抑制剂量-成人:成人肝脏移植者为0.1-0.2 mg/kg/天,肾脏移植患者为0.15-0.3 mg/kg/天,分2次口服。应该在肝脏移植手术后约6小时以及肾脏移植手术24小时内开始给药。如果病患的临床状况不适于口服给药,则应该给予连续24小时的静脉输注他克莫司治疗。起始静脉注射剂量对肝脏移植患者为0.01-0.05mg/kg/天,而对肾脏移植患者为0.05-0.1 mg/kg/天。 3、首次免疫抑制剂量 - 儿童: 儿童病患通常需要成人建议剂量的1.5-2倍,才能达到相同的治疗血浓度。肝脏及肾脏移植 :0.3 mg/kg/天,分2次口服。如果不能口服给药时,应该给予连续24小时的静脉输注,对肝脏移植的儿童为0.05 mg/kg/天,而对肾脏移植的儿童为0.1 mg/kg/天。 4、维持治疗:需要口服本药来达到连续免疫抑制作用以维持移植物的生存。在维持治疗中常可减低剂量。主要是根据各病患个体对于排斥及耐受性的临床评估而调整。在病患手术后的恢复期,本药的药物动力学可能会改变,因此需要调整本药的剂量。如果疾病发生变化(例如产生排斥现象),必须考虑更换免疫抑制疗法。增加激素、使用短期的单株/多株抗体以及增加本药的剂量都曾被用来控制排斥发作。如果有中毒征兆(例如明显的不良反应)出现,必须降低本药的剂量。当本药和激素合用时,激素用量通常可以减低,且在少数病例中可以持续地进行单一治疗法。 5、对传统免疫抑制治疗无效:如果病患以传统免疫抑制治疗无效,出现排斥作用时,本药的治疗应该以该特定移植中首次免疫抑制所建议的初始剂量来开始给药。同时给予环孢素及本药可能会延长环孢素的半衰期,并且产生毒性作用。应该在考虑环孢素的血浓度以及病患的临床状况后,方可开始使用本药治疗。实际上,通常是在停止给予环孢素后12-24小时才开始使用本药。由于环孢素的清除率可能会受影响,所以在换药后应继续监测环孢素的血药浓度。
查看详情
普乐可复治疗期间需要监测哪些指标,普乐可复(Prograf)的适应症主要包括预防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以及治疗应用其他免疫抑制药物无法控制的移植物排斥反应。这种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某些功能,帮助减少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从而提高移植的成功率。
普乐可复(Prograf)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防止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药物。由于其作用机制和疗效,使用普乐可复的患者需要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一系列生理指标,以确保疗效和安全性。以下将详细介绍在普乐可复治疗期间需要监测的主要指标。
1. 血药浓度监测
普乐可复的有效性与其血药浓度密切相关,因此定期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是至关重要的。通常建议在用药开始后的数周内进行血药浓度的测试,以确保浓度维持在安全有效的范围内。一旦达到稳定状态后,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监测频率。
2. 肝功能指标
由于普乐可复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监测肝功能指标,包括转氨酶(如ALT和AST)、胆红素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肝脏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发现任何可能的毒副作用。
3. 肾功能指标
普乐可复可能对肾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定期检测肾功能非常必要。主要监测的指标包括血尿素氮(BUN)、肌酐以及电解质水平(如钾和钠)。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早发现肾功能异常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4. 感染指标
移植患者由于使用免疫抑制剂,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因此,治疗期间需要监测感染相关的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等。若发现炎症或感染的迹象,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以降低感染对患者健康的影响。
5. 血压和血糖监测
使用普乐可复的患者也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普乐可复可能影响代谢状态,导致高血糖或高血压的情形。因此,定期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并管理这些并发症,以减少对患者整体健康的负面影响。
在普乐可复的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以上指标对于保障患者的健康、减少并发症和优化治疗效果至关重要。患者在治疗期间应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确保最佳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