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白消安(Busulfan)的成份、性状及规格

发布时间:2025-05-24 09:03:47 阅读:1049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白消安注射液

白消安注射液 生产厂家:印度Celonlabs 功能主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血小板增多,90天死亡率显著降低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量成人2-8mg,儿童每千克体重0.05mg。  直到白细胞下降到1万~2万后停药或改为维持量(0.5~2mg,每日1次或每周2次)。  用间歇大剂量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与上法基本相同,但可缩短诱导缓解的时间,且可能减少招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会。  用法为:根据病人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分别选用1次给药80-100mg、50mg、20-30mg的三种不同剂量(若1次服100mg,一般分2次服用,在1~2日内服完)。  2次服药的间歇时间为1~2周(根据血象而定),1次若服药80~100mg,需间隔2周以上。
查看详情

白消安(Busulfan)的成份、性状及规格,白消安(Busulfan)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₆HO₆S₂,是一种双甲基磺酸酯类双功能烷化剂,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白消安(Busulfan)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白消安(Busulfan)的包装规格有多种,包括每盒100片、每盒10ml、每盒60mg等。

白消安(Busulfan)是一种重要的化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以及某些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它的药理特性和化学成分使其在临床上具有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在控制病情进展方面。本文将简要介绍白消安的成分、性状及规格等相关信息,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药物的应用。

1. 成分特性

白消安的化学名称为1,4-硫代二氧基甲烷,是一种合成的烷基化药物。其分子式为C6H14Cl2N2O4S,分子量为225.2 g/mol。其主要成分通过与DNA发生交互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消安能够有效靶向异常的造血细胞,帮助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2. 性状

白消安在常温下呈无色至微黄色结晶或粉末,具有一定的水溶性。它在溶解在水时,通常采用氯化钠溶液或葡萄糖溶液来配制注射液。药物的稳定性较好,但在光照和高温条件下需特别注意保存,以防降解影响药效。此外,白消安的制剂形式可以为口服或静脉注射,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

3. 规格

白消安的规格多样,临床使用时通常以片剂和注射剂两种形式存在。口服片剂的剂量一般为2 mg或4 mg,每日服用的总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调整。注射剂则通常以5 mg/支或10 mg/支的规格提供,用于住院患者的静脉给药。此外,临床上还需定期监测患者的血象和生化指标,以评估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4. 应用与注意事项

白消安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等。因此,患者在使用白消安前,需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医师指导,并在用药期间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以确保安全用药。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调整剂量或考虑其他治疗方案。

白消安(Busulfan)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有效药物,其成分、性状及规格都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通过合理的使用和密切的随访,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改善生活质量。希望本文的信息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