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帕替尼
生产厂家:孟加拉齐斯卡ZISKA制药
功能主治:口服JAK抑制剂,用于多种免疫性疾病,临床缓解率高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线轴性脊椎关节炎:建议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 特应性皮炎: 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40 kg的儿科患者和65岁以下的成年人:起始剂量为口服15 mg,每日一次。 如果没有达到足够的疗效,考虑将剂量增加至30 mg,每天一次。 6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建议剂量为每次15mg,每日一次。 严重肾损害的患者:建议剂量为每次15mg,每日一次。 溃疡性结肠炎: 成人:乌帕替尼的推荐诱导剂量为45 mg,每天一次,持续8周;乌帕替尼维持治疗的推荐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 对于难治性、严重性或广泛性疾病的患者,可考虑每日服用30 mg。 如果30 mg剂量未达到足够的治疗效果,则停止30mg的服用。 使用维持反应所需的最低有效剂量。 肾损害或肝损害患者的推荐剂量: 肾损害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X线轴性脊髓炎:轻度、中度或重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特应性皮炎:对于严重肾损害患者,建议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轻度或中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不建议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 溃疡性结肠炎:对于严重肾损害患者,建议剂量为:诱导:30 mg,每天一次,持续8周;维持:15 mg,每日一次;轻度或中度肾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不建议用于终末期肾病患者。 肝损害患者: 乌帕替尼不建议用于严重肝损害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轴性脊柱关节炎:轻度或中度肝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溃疡性结肠炎:对于轻度至中度肝损害患者,推荐剂量为:诱导:30 mg,每天一次,持续8周;维持:15 mg,每日一次。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剂量调整: 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非放射线轴性脊髓炎:接受强CYP3A4抑制剂的患者的推荐剂量为15 mg,每日一次。 溃疡性结肠炎:接受强CYP3A4抑制剂的溃疡性结炎患者的推荐剂量:诱导:每天30 mg,持续8周;维持:每天15 mg
查看详情
瑞福乌帕替尼Upadacitinib的注意事项和用药禁忌症,乌帕替尼(Upadacitinib)用于治疗中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银屑病性关节炎和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感染风险:监测任何感染的迹象,因为乌帕替尼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2.血液监测:定期检查血细胞计数,特别是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3.肝功能检测: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4.胆固醇水平监测:可能会导致血脂水平升高。5.肺炎球菌和流感疫苗:建议接种疫苗。6.肿瘤监测:注意肿瘤发生的迹象,特别是皮肤癌。
本文将探讨乌帕替尼(Upadacitinib)的注意事项和用药禁忌症。乌帕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药物,属于JAK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及溃疡性结肠炎等免疫介导性疾病。在使用乌帕替尼时,了解其注意事项及禁忌症对于确保患者安全和药物疗效至关重要。
1. 用药前评估
在开始乌帕替尼治疗之前,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患者是否有严重的感染史或其他严重疾病,因为这些情况可能影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感染风险
乌帕替尼可能会抑制免疫系统,因此在治疗期间,患者面临感染的风险增加。使用期间应监测任何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或其他异常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严重感染,需及时停药并进行相应治疗。
3. 血液学监测
使用乌帕替尼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学监测,包括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这是因为药物可能导致血液细胞减少,如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这些情况会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4. 禁忌症
乌帕替尼的使用有一些明确的禁忌症,主要包括对乌帕替尼成分过敏的患者、活动性结核感染的患者以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这些情况下,需要选择其他治疗方案。
在总结中,乌帕替尼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为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特应性皮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其使用中需谨慎掌握相关注意事项及禁忌症,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