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基迈仑赛 lisocabtagene maraleucel Breyanzi
生产厂家: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Bristol Myers Squibb)
功能主治:适用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3B级
用法用量: 1.使用前说明 (1)本品必须在合格的治疗中心进行治疗,治疗应在具有治疗血液病恶性肿瘤经验并受过本品治疗患者行政和管理培训的保健专业人员的指导和监督下开始 (2)在本品输注之前,每位患者必须至少有1剂托珠单抗用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应急设备,治疗中心必须在每次给药后8小时内给予额外剂量的托珠单抗,在特殊情况下,由于欧洲药品管理局短缺目录中列出的托珠单抗短缺而无法获得,在输液之前必须有合适的替代措施来代替托珠单抗治疗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 2.剂量说明 本品用于自体使用,治疗包括单剂量输注,其中含有用于在一个或多个小瓶中输注car阳性活T细胞的分散液 (2)靶剂量为100 × 10°car阳性活T细胞(由CD4+靶和CD4+靶1:1比例组成)CD8+细胞成分)在44-120 × 10 car阳性活T细胞范围内,有关剂量的其他信息,请参阅随附的输液证书(RfIC) (3)在开始淋巴消耗化疗方案之前,必须确认本品的可用性 (4)在给予淋巴细胞消耗化疗和本品之前,应对患者进行临床重新评估,以确保没有理由延迟治疗 (5)治疗前(淋巴消耗化疗)淋巴细胞消耗化疗包括环磷酰胺300 mg/m2/天和氟达拉滨30 mg/m2/天,静脉注射3天。参考氟达拉滨和环磷酰胺的处方信息,了解肾损害患者的剂量调整 (6)本品将在淋巴细胞消耗化疗完成后2 - 7天使用,如果完成淋巴细胞消耗化疗与本品输注之间的延迟超过2周,则患者应在接受输注之前再次接受淋巴细胞消耗化疗 3.预用药 (1)建议在本品输注前30 - 60分钟给予扑热息痛和苯海拉明(25-50毫克,静脉或口服)或另一种h1 -抗组胺药,以减少输注反应的可能性 (2)应避免预防性使用全身皮质类固醇,因为使用可能会干扰本品的活性 4.输液后监测 (1)在输注后的第一周内,应监测患者2-3次,以监测潜在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神经事件和其他毒性的体征和症状,医生应考虑在出现CRS体征或症状和/或神经系统事件时住院治疗 (2)第一周后的监测频率应根据医生的判断进行,并应在输液后至少持续4周,应指示患者在输注后至少4周内留在合格治疗中心附近 5.注意 (1)不要使用滤白剂 (2)确保托珠单抗或合适的替代品,在特殊情况下,托珠单抗由于欧洲药品管理局短缺目录中列出的短缺而无法获得,并且在输液前和恢复期间有应急设备可用 (3)确认患者的身份与相应的输液证书(RfIC)放行中提供的注射器标签上的患者标识符相匹配 (4)一旦本品成分被吸入注射器,应尽快进行给药,从冷冻储存中取出到患者给药的总时间不应超过2小时
查看详情
利基迈仑赛治疗中能否缓解肿瘤症状,利基迈仑赛(Lisocabtagene maraleucel)适用于: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2、治疗前未经有效治疗的患者;3、复发或难治的病例。
利基迈仑赛(Lisocabtagene maraleucel)是一种新兴的细胞疗法,主要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淋巴瘤。近年来,其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尤其是在传统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中,备受注目。针对该疗法在缓解肿瘤症状上的作用,本文将深入探讨其机制和效果。
1. 利基迈仑赛的基本机制
利基迈仑赛是一种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疗法,采用患者自身的T细胞,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再输回体内,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该疗法特别针对表达CD19抗原的淋巴瘤,能够有效清除肿瘤细胞,从而减轻肿瘤相关症状。
2. 临床观察与效果
根据多项临床研究结果,利基迈仑赛在治疗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完全缓解率。患者在接受这种疗法后,肿瘤负担显著降低,相关症状如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等明显改善。研究表明,超过一半的患者在治疗后经历了明显的临床好转。
3. 不良反应及管理
尽管利基迈仑赛在治疗肿瘤方面展示了良好效果,但也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例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症(CRS)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这些副作用的发生可能会对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和治疗耐受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严格的监测和管理,以减轻不适感,优化治疗效果。
4. 未来研究方向
随着对利基迈仑赛疗法的深入研究,科学家们正在不断探索其应用范围的拓展,包括其他类型的肿瘤及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使用。此外,研究人员也在积极寻找降低副作用的策略,以确保更多患者能够安全且有效地接受这种新兴的治疗手段。
在总结中,利基迈仑赛作为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在治疗淋巴瘤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肿瘤症状,还为难治性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随着后续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更全面的证据,帮助更广泛的患者受益于这一创新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