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CT检查
概述
利用X线对胸部进行断层扫描,获得影像图片,从而判断各组织器官和结构正常与否
可以检查胸部所有的脏器组织,包括肺部、纵隔、心血管、胸骨、肋骨、胸腔等
帮助筛查或诊断肺部感染、肺癌、纵隔病变、心包炎、乳腺癌等疾病
包括胸部CT平扫、高分辨CT、低剂量CT、增强CT
定义
胸部CT检查是利用X线对胸部进行断层扫描,获得被检查者的胸部影像图片,从而判断胸部各个组织器官和结构正常与否,并以此协助诊断疾病。其原理为:射线穿过不同物质后衰减不同。
可用来检查肺部、纵隔、心脏、大血管、胸骨、肋骨、胸腔等所有胸部脏器组织,从而帮助筛查或诊断肺部感染、占位性病变、纵隔病变、乳腺癌等疾病。
分类
胸部CT平扫
胸部CT平扫是临床最常见的胸部常规检查之一。
胸部CT平扫主要应用于胸部疾病的筛查,以及对胸部X线平片所发现病变的确认,也可用于术后及其他患者的随诊复查。
胸部高分辨CT(HRCT)
胸部高分辨CT适用于CT平扫已经检出病变、可疑病变,需要进一步确诊的患者。
有呼吸困难、咳血等症状的患者适合做胸部高分辨CT。
胸部高分辨CT是肺间质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胸部低剂量CT(LDCT)
胸部低剂量CT逐渐代替胸部平片成为体检的项目之一,一般人群常规体检可选择低剂量CT。
主要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对发现早期肺癌的敏感度是常规X线胸片的4~10倍,同时接受的X线辐射的剂量是常规CT的31%,有利于防护辐射。
胸部增强CT
增强CT与CT平扫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在扫描过程中注射造影剂,CT常用造影剂为有机碘剂。
增强扫描可以明确纵隔和肺门有无肿块或淋巴结增大,对原发和转移性纵隔肿瘤淋巴结结核、中心型肺癌等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可以帮助诊断胸部大血管疾病:如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肺动静脉畸形等。
检查发现纯实性结节,不能排除肺癌的,可以选择胸部增强CT。
温馨提示:对于定期复查患者,建议在同一家医院进行检查,以保证前后的CT检查结果可对比、可参考。
检查目的
对于传统X线平片检查能够发现的病变,CT检查能更清楚地显示病变位置和形态特征,可以提供更加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
能初步评估肺组织、胸部大血管、胸膜、胸骨、肋骨等组织器官是否存在结构上的异常。
帮助诊断肺部疾病,如:肺炎、肺气肿、肺大泡、支气管扩张、肺部良、恶性肿瘤等。
帮助诊断纵隔疾病,如:胸腺瘤、异位甲状腺、畸胎瘤、淋巴结转移等,
帮助诊断胸壁疾病,如:肋软骨瘤、胸骨肿瘤等。
适用人群
胸部CT检查适用于怀疑胸部病变的绝大部分人群,包括肺部疾病、心脏疾病、大血管疾病、纵隔疾病以及胸壁疾病。
分类适用人群检查目的
胸部CT平扫\n(普通CT)随诊复查、术后患者、平片发现或怀疑异常者。应用于急诊、门诊常规病变的筛查
胸部高分辨CT\n(HRCT)已经检出病变,显示可疑病变,需要进一步确诊的患者;有呼吸困难、咳血等症状的患者胸部可疑病变的确诊;\n所有的肺间质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
胸部低剂量CT\n(LDCT)一般人群常规体检早期肺癌的筛查
胸部增强CT根据医生判断需要进行该检查的人群明确纵隔和肺门有无肿块或淋巴结增大,对原发和转移性纵隔肿瘤、淋巴结结核、中心型肺癌等的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帮助诊断胸部大血管疾病。\n检查发现纯实性结节,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行该检查以鉴别诊断。
检查风险
胸部CT检查,有一定程度的电离辐射,可能会导致身体损害。
国家放射防护标准中规定,正常人五年内所接受的平均辐射上限是20mSv,一般性CT检查辐射的剂量通常为5~8mSv,注意每年接受的总辐射量控制在安全数值内。
常规体检1~2年检查一次胸部CT即可,两次检查至少间隔半年以上;特定患者需要每3~6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具体请遵医嘱进行,但不要自行增加检查次数,以免增加风险。
为了自己的健康着想,应尽量配合医生,不要因害怕辐射的危害拒绝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参考价格
与当地医院等级、地区等因素有关,不同类型的CT价格也不同,通常为250~500元。
一般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检查项目。
检查流程
检查时间
胸部CT检查一般需要预约,按预约的时间进行检查即可。
检查方法
胸部CT检查为影像学检查,在仪器辅助下进行,通常有专门的技术员指导。影像学检查通常需要提前预约,医生或护士会说明预约方式,注意提前预约,按时检查。
胸部CT的扫描范围是胸廓入口至胸廓下缘,扫描时需躺在检查床上。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双手举过头顶,憋气,扫描定位像。
若是胸部增强CT,需要提前静脉注射造影剂,在造影剂到达检查部位后,才能开始上述检查。
注意事项
禁忌人群
除了碘过敏或因病限制碘摄入人群禁止进行胸部增强CT检查之外,其他人群如有特殊需要均可在向医生说明情况后综合判断是否进行相应检查。
绝对禁忌
对碘过敏或因病限制碘摄入的人群不能进行胸部增强CT检查。
相对禁忌
近期计划(如半年内)生育的女性、男性通常不建议做CT检查,应提前向医生说明。
儿童和躁动不配合的患者通常不建议做CT检查,必要时需要给予镇定剂。
孕期尽量不进行CT检查,如有特殊需要,则需在检查时对腹部做好防护。
婴幼儿、心脏病患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如需进行胸部CT检查,需提前向医生说明。
检查前注意
是否空腹
胸部增强CT或血管造影检查必须空腹,检查之前至少4小时禁食禁水;胸部CT平扫通常不需要空腹。
是否有辐射
CT辐射剂量高于传统X线检查,目前随着技术进步,这一情况已得到逐步改善。
着装注意
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避免戴金属装饰或饰品,如头饰、发夹、耳环、项链、铅笔、皮带和钥匙等。
其他
检查前须将详细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告知CT医生,如有自己保存的X线片等资料需要交给CT医生以供参考,复查CT者,需提供CT旧片给医生以便对照。
增强CT检查前应向医生说明有无药物过敏情况,是否患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以使医生能注意防止造影剂过敏等危险情况。
体弱、儿童、神志不清者,需要健康人陪同。陪同者应穿好工作人员提供的X线防护服。
检查中注意
胸部CT扫描时,一般是深吸气后屏气扫描,如果扫描时呼吸或者咳嗽等,会使图像产生运动伪影,干扰检查结果。
检查时要听从医生或机器口令,如保持体位不动,通常口令为:吸气——屏气——呼气,吸气——屏气——呼气。注意两次屏气前的吸气尽量一致,以免影响结果的清晰度。
CT机上配有对讲机,在检查中如有不适,或发生异常情况,可立即大声呼叫或告知医生。
检查后注意
胸部CT平扫,对人体影响较小,不影响正常生活。
胸部增强CT检查后需等待三十分钟,如无不良反应,由护士拔去套管针后再离开,同时要注意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离开后注意有无迟发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到医院处理。
胸部增强CT检查后应多喝水、多排尿,加速对比剂的排泄,减少不良反应。
出报告时间
通常在检查结束后的2~24小时内输出结果,具体以医院信息为准。
获取影像片子后,应注意核实个人信息、检查时间基本信息。
注意不要折叠,卷曲,不要沾水,不要日晒,阴凉干燥处平铺保存。
结果解读
取得胸部CT影像报告以后,应该交给医生分析。
正常情况下,如果肺部和胸部没有发生病变,CT所见描述中,通常无:占位、结节、毛刺、肿物、不对称、不规则、阴影、密度影、模糊、异常、增大、肿大、增厚、钙化灶、纤维灶、渗出、积液等词汇。
正常结果
如果无异常,报告单诊断处会显示:胸部CT扫描未见异常。
异常结果
胸部CT异常结果需要主治医生结合症状及其他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在此仅针对其中较常出现的描述进行解释。
肺结节
结节是影像学上的一个描述性名词,指病灶的大小,而非性质。影像检查中,直径≤3cm的类圆形病灶通常描述为结节灶,直径<1cm的称为小结节,直径<0.5cm的称为微小或细小结节。
根据密度不同,结节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密度结节。根据良恶性不同,肺内结节分为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良性结节可能由于肺脓肿、肺炎、错构瘤腺瘤等引起,恶性结节则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癌。
肺部占位
占位是影像学诊断中的专用名词,肺部占位是指在原本的肺组织里多了正常肺脏所不具有的实质性病变,可导致周围组织受压或移位。肺部占位分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
肺钙化灶
肺钙化灶是指肺内出现的局灶性或弥漫性的高密度影,边缘锐利。很多病变可以出现钙化灶,通常钙化灶为陈旧或治愈的病变的标志,因此是无害的。
肺索条影或肺纤维灶
两者都是慢性炎症或其他疾病自然愈合后遗留的残影,如果病灶有新增需要关注。
就医建议
体检异常建议
当报告提示“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影”,疾病可能性和结节的大小、位置、有无伴发不适均有关,有良性和恶性病变可能,一般都会安排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定期复查。
当报告提示“右(左)肺内占位性病变”,这是比较笼统的影像学报告方式,可能边界不清不足以明确,也可能是范围、性质都因拍摄中显影不清而无法报告,均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有恶性可能,也可能是良性的占位病变。
当报告提示“肺内陈旧性病变(陈旧性结核并钙化)”,通常检查结果正常,陈旧的病变一般是治愈后的结果,通常已经发生钙化,一般不会复发。
当报告提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泡”,为有慢性或较稳定的病变,需要定期复查,并请内科医师进行综合判断。
当报告提示“慢性肺间质性病变、肺纤维化”,通常是有慢性或较稳定的病变,需要定期复查,需要内科医师对肺功能进行综合评判,可以进一步检查肺功能。
当报告提示“胸腔积液胸膜增厚”,可以理解为有慢性或急性胸腔病变,一般多为结核性病变或急慢性炎症,恶性病变较为少见,需要呼吸科或胸科医师进行临床综合判断,并做进一步检查确诊,及时治疗。
当报告提示“右(左)肺术后改变”,被检查者做过肺部手术,往往需要定期复查随访,观察术后病变的转归方向。
当报告提示“肺内炎症”“磨玻璃影”“条索状影”等,通常为急、慢性炎症改变,肺炎的可能性大,进一步的临床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但有些炎症改变也有恶性的可能,尤其是老年人,肺部反复不愈的慢性炎症改变要密切注意,定期复查,及时确诊,及时治疗。
临床检查异常建议
临床检查发现异常的,异常检查结果需要请主治医生进行解读,并得到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
目录
概述
检查流程
结果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