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慢淋伊布替尼(Ibrutinib)耐药后

发布时间:2025-05-02 13:05:05 阅读:992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伊布替尼

伊布替尼 生产厂家:孟加拉伊思达(Incepta)制药有限公司 功能主治: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BTK激酶抑制剂,中位生存14.6个月 用法用量:  用法用量  1、给药方法口服,每天1次,在每日接近同一时间,用一杯水吞服,不可将胶囊打开、破碎或咀嚼。  2、剂量MCL和MZL: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560mg(4粒140mg胶囊)口服,直到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耐受。  CLL/SLL和WM: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420mg(3粒140mg胶囊)口服,直到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耐受。  当依鲁替尼联合苯达莫司汀和利妥昔单抗治疗CLL/SLL时(给药6个周期,每个周期28天),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420mg(3粒140mg胶囊)口服,直到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耐受。  cGVHD: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420mg(3粒140mg胶囊)口服,直到疾病进展,一种恶性肿瘤复发或毒性不耐受。  当患者不再要求cGVHD治疗时,伊布替尼应停止对个别病人的医疗评估。
查看详情

慢淋伊布替尼(Ibrutinib)耐药后,伊布替尼(Ibrutinib)耐药性的主要机制包括:1.BTK基因突变:最常见的耐药机制是BTK基因的C481突变。这种突变改变了伊布替尼与BTK的结合位点,从而减少了药物的抑制效果。2.旁路信号通路的激活:白血病和淋巴瘤细胞可能激活替代的信号通路来绕过BTK的抑制。3.BTK外信号通路的激活:除了BTK突变外,某些癌细胞可能还通过其他信号通路获得生长信号。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治疗中的关键药物伊布替尼(Ibrutinib)已经广泛应用。一些患者可能在接受伊布替尼治疗后出现耐药现象,这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将探讨慢淋伊布替尼耐药后的情况以及应对之道。

在面对慢淋伊布替尼耐药后的挑战时,患者和医生需要合作,探索新的治疗选择,并寻求更有效的方法来管理疾病。以下是针对慢淋伊布替尼耐药的一些关键方法:

1. 多重耐药机制的了解

慢淋伊布替尼耐药可能与多种机制相关,包括靶点突变、信号通路的替代途径激活等。深入了解可能导致耐药的机制,有助于制定更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治疗方案。

2. 结合其他药物治疗

在患者出现慢淋伊布替尼耐药的情况下,医生可以考虑结合其他药物治疗,如亚美替尼(Acalabrutinib)或帕布尼布(Pabnib)等蛋白激酶抑制剂,以期进一步控制病情。

3. 临床监测和个体化治疗

定期进行临床监测,包括病情评估、基因检测等,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提升治疗效果。

4. 寻求临床试验和新疗法

在现有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患者和医生可以考虑参与临床试验,尝试新的治疗策略和疗法,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慢淋伊布替尼耐药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但通过医生和患者的共同努力,结合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治疗进展,相信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有效应对疾病,重拾健康。

孟加拉Incepta(伊思达)制药公司成立于1999年,距离孟加拉首都达卡中心35公里,公司自成立以来,生产各类片剂、胶囊、口服液、干粉瓶、安瓿瓶,喷剂,软膏等。
直达企业主页

热门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