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导 > 文章详情

吡非尼酮(Pirfenidone)肝损害

发布时间:2025-02-16 08:44:46 阅读:1502 来源:问药网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吡非尼酮

吡非尼酮 生产厂家:日本盐野义 功能主治:用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死亡风险相对降低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通常情况下,成人吡非尼酮的初始剂量为每次200mg,每日三次(每日600mg),饭后口服,每次剂量递增200mg,同时观察患者状态,直至每次600mg(每日1800mg)。  另外,根据症状适当增减。
查看详情

吡非尼酮(Pirfenidone)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但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发肝脏损伤的问题,因此了解吡非尼酮对肝脏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对措施至关重要。

吡非尼酮(Pirfenidone)是一种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但它的应用可能会引发肝脏损伤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下是吡非尼酮肝损害的相关内容及应对措施。

1. 吡非尼酮对肝脏的损害

吡非尼酮在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肝脏损伤。研究表明,吡非尼酮使用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的情况,如ALT、AST等肝功能指标升高。

2. 肝损害机制

吡非尼酮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肝脏损伤,其中包括药物代谢产生的毒性代谢产物、免疫反应等。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认为,吡非尼酮可能通过影响肝细胞的代谢功能,导致肝脏损伤。

3. 患者监测与诊断

对于正在接受吡非尼酮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其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总胆红素等指标,以及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肝超声等,以及临床症状的观察,及时发现肝脏损伤的迹象。

4. 应对措施

在发现吡非尼酮治疗过程中出现肝脏损伤的情况时,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能需要暂停或调整吡非尼酮的剂量,同时采取必要的支持性治疗,如肝保护药物等。在调整治疗方案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变化,以确保肝脏损伤得到有效控制。

总的来说,了解吡非尼酮对肝脏的损害及其应对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正在接受吡非尼酮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其肝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肝脏损伤的情况,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日本盐野义制药株式会社(Shionogi & Co., Ltd.)是一家拥有悠久历史和卓越声誉的制药公司。其起源可以追溯到1878年,由Gisaburo Shiono在大阪创立,最初名为“盐野义三郎商店”,主要经营日本和中国汉方药品。
直达企业主页

热门文章

更多